欢迎来到卓盟管理咨询

【管理洞察】能力的真谛

发布时间:2016/6/2 点击:[1654]

一、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

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,众多的企业常年累月致力于骨干人员能力的提升。客观地说,愿意沉下心来组织培训、坚持学习的企业其员工在能力上是有所提升的,至少开阔了眼界、知晓了新的理念和方法。但是,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:多年来的培训并未使得个体能力有实质上的进展,尤其是在领导能力、管理能力方面,知识理念知道的不少,实践中依然无法运用。

这是为什么?

让我们看看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培养的通行做法。

常见做法之一:领导力或管理学专家培训。不论名气大小,专家们都通过个人的学习、实践积累摸索出了一套模型,并将该模型的框架、要点、方法技巧通过演讲或指导的方式传授给学员。这种方法目前较为流行,但依然存在着两个关键问题:

其一:模型内容往往是成功的表面原因的总结。

其二:模型反映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应然的,缺少从现实到应然状态的途径说明。

如市场上常见的领导力模型,强调决策力、影响力、控制力等,讲师把三力、五力讲给了企业管理者、领导者,但是却没有告知一个对领导能力懵懂的人如何成功地运用这些。一个技术专家知道了要发挥影响力、知道了要选用育留,甚至知道了一些面试选拔技巧、沟通技巧,但是在实践中依然不会运用。此等现象在企业中屡见不鲜,以至于培训工作往往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鸡肋

常见做法之二:导师培养。常见于企业老板对接班人的培养。成功典型案例有三星李秉哲对李健熙的培养、美的何享健对方洪波的培养。前者通过现场教育、指导的方式培养接班人的实践才干,后者通过到处甩、即时贴的方式指导、教育接班人。两个案例的本质是一样的,即成功者通过对受训者的具体工作行为的指导、点拨来培养才干。

做法之一成效显著的不多,做法之二不乏成功案例。那么,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?

通过咨询实践,笔者发现做法之一的主要问题就出在学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不明白传授的概念、方法的内在意义和精髓是什么,只能很僵化地操作或者简单地认为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弃之不用。而做法之二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导师非常精通某项能力的精义,能够在学员学习实践的关键点上予以点拨,使其知其然,并知其所以然,进而把握关键、灵活运用。

二、能力的真谛——世界观和方法论

能力是很令人迷惑的事物。我们都知道能力很重要,但基本都不清楚能力的内涵到底是什么。在人员能力评估中,要么通过成功或失败的历史经验判断,要么通过预设的行为标准,如素质模型,进行判断。标准行为或者经验只是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或结果,仅靠这些进行能力培训显然很难带来成效。

能力,透过行为和结果,其实质是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是人对事物运行原理的认知和把握。这就是能力的真谛。唯有从这个层面,才可以明白现实中能力的培养为何如此难有成效,才可以明白悟性的价值所在。

为什么说世界观、方法论是能力的本质?是通过在咨询实践、管理实践中对众多表现绩优者、绩效一般者的深入沟通、观察所证明。

什么是世界观?是个体对这个世界基本运转方式的看法和观念,企业人员对顾客、产品、员工需求、组织权力、制度规则、冲突等的内在观念都属于世界观的范畴。老板学到了关注客户需求的知识和理念,但潜意识中依然重视产品推销而非客户;管理者学到了人力资源选用育留的技巧和理念,但潜意识中依然认为员工就得通过约束、监管才能好好干活。培训课上很激动,觉得发现了真理,培训过后依然按老办法做事做人,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触及、更没有改变内在的世界观。

什么是方法论?是个体用以改造内外部事物现有状态的基本方式。在实践中,方法论指的是方法原理,即技巧、方法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,也即知其所以然。比如领导力模型、关于执行力的“4R模型、末尾淘汰制,以及时下很流行的阿米巴模式、裂变式创业等管理方式、方法等,都受到很多老板的追捧,并被积极引进到本企业,但鲜有成功。只学到外在的操作模型、操作要点,而不关注内在原理,必然水土不服。

长期绩优者大都通晓基本要素,如顾客、产品、员工、工作任务的属性和特点,相比一般员工更能深入理解相关技能发挥作用的基本逻辑。而绩效一般者,常见的表现是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诚如市场人员虽然学习了各种销售话术、人际交际技巧,但却不能把握精髓,以至于客户冷漠甚至反感。

 企业就是人事,人事就是万事。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从业者,世界观、方法论的核心就在于对人心、对事理的理解和洞察。脱离了这一点,就很难产生悟性,没有悟性,学到的知识技术运用起来就会显的僵化、甚至带来混乱。

三、能力的类型

能力的类型代表着世界观的多样化,是客观存在的现象,是不同人对同样的人、事、物的不同看法和认知。认识到能力有类型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更适宜的选才、育才。

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,基本可以把能力划分为七种类型:

1.行政型。认为执行是工作的主要内容,遵守规则,致力于完成任务。常见于行政人事工作者和业务部门基层员工。

2.权力型。主要依靠职权来推动他人完成任务,注重任务安排、检查控制。常见于基层管理者或能力较弱的管理者、领导者。

3.技术型。主要关注完成任务的方法和专业技术,强调执行技术法则,对技术之外的因素关注较少。常见于专业技术人员或技术出身的管理者。

4.交易型。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基于利益的协作,关注能够带来收益的人员需求。常见于市场销售人员或销售出身的管理者、领导者。

5.管理型。主要关注基于提高效率、效益的对相关因素的组织安排、组合优化,关注因素的特性和结构化潜力。

6.领导型。主要关注对跟随者的影响力、凝聚力,关注影响人的思维、行为的因素和方法。

7.创新型。主要关注对现有规则、方法的改良、优化,甚至是颠覆,关注现有规则、方法中的不合理因素及因素的重构方式。

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,前四种类型比较常见,而管理型、领导型、创新型是比较少的。为什么很多西方成熟的管理工具、理念在中国企业难以落地,甚至是扭曲变形,管理型的能力缺失是关键的原因。试想,一个权力型、技术型,或是交易型的管理者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员工的绩效沟通、辅导上吗?现实中更多的行为是对员工的要求、控制。

四、能力的培养

我们在选用人才时,不能仅仅依靠外在行为或绩效结果进行判断,需要了解人才的能力类型。不通原理的经验成功者难以有效面对繁杂精微的世事。

不过,人才与任务的同类型匹配毕竟偏理想化,人才的培养是必要的。如何培养相应的能力、改变原有的世界观,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理念?通过研究,笔者认为需要严格按照五步法的方式来开展人才培养。

第一步:刺激需求。现实中想学习进步的人很多,但大部分都是伪需求。通过正向激励,如职业发展,和负向激励,如工作任务压力,使得学员产生持久的自我提升需求,才有后续的培养功效。

第二步:原理通透。培养能力要立足于对能力真谛的理解,知其然,并知其所以然。惟如此,方有可能传播、学习到真本事,而非知识。

第三步:案例启发。大部分人的思维都具象而非抽象,故事、案例、具体的事迹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。

第四步:思维导入。通过案例剖析,让学员自主认识到原有思维意识的漏洞,再将更为科学的关于事物运行的基本原理点拨给受训者。

第五步:反复训练。明白了基本原理及方式、方法,需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、揣摩,如此,能力才会被个人所掌握。

五步即五个要点,关键点在于导师的选择和学员的自律。

意识的改变、原理的洞察,除了个别天赋较高的人,基本上都需要高水平导师的指点和教导。所谓的高水平主要指对事物本身的属性、方式方法的运转机理有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认知,常见于成功人士或个别悟性较高的理论家。

学员的自律必不可少。能够改变自己的,最终要落在个人的决心和毅力。不论是生活中,还是工作、事业中,那些能够持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,都会明白这个道理。

其实,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社会技能的习得基本都遵循了上述五步,而非社会化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五步法相关要点在发挥作用。

注:作者系卓盟咨询公司咨询师闫召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 


  

微信扫一扫,获取更多管理资讯
版权所有 © 河南卓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郑东新区龙子湖湖心岛正商学府广场B座806
服务热线:0371-86558576 400-1122-358
备案/许可证号: 豫ICP备09024706号